创造的过程

Only if you trust.

CHINESE BLOG

Iris Ping Huang

12/20/2024

本文发表于Iris Ping Huang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6toh6r-ci0N308dAZOXNow

创造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我从小并没有被训练要如何去创造,更多时是经历一种很明确地去看到外部系统的要求如何,然后努力达到一个既定结果的过程。如此一来,仍旧是复制已有的思维框架,重复产生出强化原有思维框架之下的体验,体验停留在表层,停留在既定预期内的满足感。

所以,当开始进入一次创造过程中时,我意识到这件事本身是“反惯常性”的,正因为反惯常,创造是非常值得去训练的一种能力它突破着我们对自我潜能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是通过自己切身地练习、尝试和体验而习得。它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需要一些时间,整合逻辑和直觉的不断循环演进,就像是树,扎根、将地表的落叶转化为养料、等待合适的温度,并在每一个瞬间去感受这一步要生长到哪里,枝节再往哪里延伸,从而能表达出种子所包含的长成一整棵树的潜能。

创造的过程是一个深化与想法之间的关系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己和自我转化的过程。我们通过时间和一个想法建立更加深刻的关系,结果是在关系之上的展现,在创造过程中,我们的存在本身也被改变了。

创造的过程不是线性的,PhD的过程就是如此,我曾很想马上定下来研究问题,然后径直地干起来,现实是,PhD是一个共同创造的过程,因为所有过程的演化都是发生在各式各样投入的催化之下,这些催化也许是,与另一个思想的沟通,学习新领域的课程,与一群人讨论所碰撞出的火花,或是,只是给予空间沉淀思绪,在大自然里的行走、接地,聆听身体和内心的声音,所有的发生为下一步提供着信息和线索。创造的过程就像是一次探险

在创造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感知一些重要的点,然后把这些单点记录下来,但是这些单点与单点之间或许有种断片儿的感觉,不过那并不紧要,持续的给予空间,有趣的连结或许就会出现——当我们能找到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原本的单点时,那些微弱的或是强烈连接会出现。所有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但是你永远不会知道一件事的价值,直到你愿意来到新视角观看。就像是爬山,你来到更高的海拔,你开始注意到接一片森林和另一片森林之间河流,但是在地面时,你只能看到局部;也像是练习瑜伽,一开始只是练习一些看似不起眼小的步骤,但是这些小的步骤经过日积月累能够助力我们完成更加高难度的动作。你将永远不会知道你足以做更高难度动作的这些潜力和可能性,直到你愿意从锻炼肌肉开始,迈出一小步并持续地往前走。

创造是未知的,始于好奇心的,始于某种内在的情绪动力的,对于出发点的挖掘也是帮助我们逐层了解自己内在的哪些点在触发着自己去创造,它本质上是一个疗愈和转化的过程,不管是个人意义上的,还是群体层面的,因为对于某种模式在个人层面上所显现的转化和清理,也是对于集体意识的转化和清理

问题的演化过程,帮助我们去连接内心更深处的诉求。问题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一片新大陆,一个最初的问题可以带我来到问题周边的问题,问题之下的问题。在这个演化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一开始并不习惯去问问题,很难去问一个问题,或是试图去问一个别人眼中的“好问题”,我更习惯去回答问题。于是,我有意识地关注问题的演化和生成,这个过程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认识自我的内在旅程,了解自己觉得最重要的层面,最想要看到的可能性,和问题的本质。不同问题的背后都有预设,这些预设反映着我们的世界观,换一种世界观,问出来的问题也不一样,每个问题的答案都在问题背后本身的指向之中。如何问出简单和真实的问题,问真正重要的问题呢?什么问题让内心感觉到在对的方向上?什么样的问题点燃心中的那团火?一个激发生命的热情的问题,可以让自己为之心甘情愿地投入,超越即时或确定的满足,主动投身去追寻。这对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对我而言,在探索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层面是聆听身体和感受所发出的讯号。

如何进入创造的思绪之流中呢?我们时常会在现实繁杂的事物和创造的思绪流中切换,或者从一个层面的视角掉入到另一个层面的视角,那种对前一个视角的具身性会瞬间失去了它所存在所有的思考背景,变成一个抽象的、脱离的概念。当然,这也和我们每时每刻的状态有关,思想影响着感受,感受创造一个不同的场,那么,如何去进入到一个创造性想法的思绪流,然后源源不断地去连接创意的源泉,去拓展它呢?这里有两个能想到的点,第一个是自我关怀,如果有受到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了,那是完美过程的一部分,也许它在教会我们去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到所有事物的价值,去看到我们阴影面里所存在的结,所以对此保持平常心和接纳。第二个是,也是我最近想去尝试的,就是当对于一个事情产生了热情时,完全地去对它说是,放下任何地用“应该去做”来控制一件事应该如何发展的想法,和这个想法保持着一种近距离的关系,把它当成一个伙伴,吃饭、睡觉、日常活动的一切都和它在一起,捕捉灵感,然后和它一起演化,这需要我愿意更加打开自己用生命来投入。

最后,想说说创造过程中的预期管理,我们可以有很高远的目标,例如我要做出一件精美的陶器,但是在当下,我可能还做不到,需要时间去练习、思考和完善各方面的技能,所以当下,也许可以先做当下可以去完成的事情,例如这一步可以先学习如何制作粘土,下一步做到说如何做一个杯底而不需要做完所有。同时,随着积累,当我开始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有意识能够看到更多的图景时,我也更清楚知道下一步需要哪些资源,好为之做准备,就像一棵树要准备生长出一个主要的枝干之前,需要知道自己储存了足够的养料去完成一次重要的成长。

持续地创造,每天做一小步。之前做事情总是需要一些外部激励,例如做工作以得到酬劳,但现在更多是靠着内在的动力、愿景和热情去创造,这种转变也在培养着在这一价值之下的新的做事方式。每一天都变成了在路上的一部分,有时候我会感受到一种逆流而上的感觉,逆着旧有习气而上,但有意识地练习,自然会在过程里更加轻松、更平衡地进展,投身于创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训练,持续下去,也许会看到意想不到的成长。

我们可以在旅程的一开始为自己订立一些核心价值,并在过程当中去实践和体会这些核心价值,比如,一些我感到共鸣的核心价值是:共创的,去除竞争的,去除等级的、尊重个体独特性的,肯定每个部分的价值的,把自然和非人类的部分也容纳进来的,把祖先也容纳进来的,把社会也容纳进来的、可持续的、可再生的......

每个人都会找到不同创造的路,这是一个未知的,有光与影的,有结的过程,这是一条值得的路,因为在走上未知的创造过程本身,我们自己得以重塑、转化和超越,去到我们未见到之地,去到思维模式的底层,转化并重塑我们所见之现实。